暴雨如注的七月证券配资门户网,长江流域多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;骄阳似火的同月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传航天捷报。这一水一火的双重考验,恰似透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立体棱镜,映照出基层党组织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所需的政治本色、创新活力。
急难险重中淬炼政治本色。当黄梅县百米江堤出现管涌险情,依托“智慧党建”平台,全县238支党员突击队闻“汛”而动,实现15分钟快速处置,这背后是组织体系“平急转换”机制的成熟运行。九江市委在暴雨中建立的“三色管理”动态档案也极具特色,12名在抢险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获得提拔,他们的考核材料里记录着“连续72小时巡堤”“带领群众转移牲畜120头”等鲜活事例。安徽池州那位背着瘫痪老人转移的90后选调生,湿透的党徽在救灾现场格外耀眼,也证明优质的组织工作既要有雷霆速度,也要有春风温度。
用改革思维破解治理难题。在数字化浪潮下,江苏首创“云上党群服务中心”,通过AI党建助手覆盖管理10万名流动党员。山东试点推行“项目化党建”,将乡村振兴任务分解为357个“党建+微实事”。苏州工业园“人才服务会客厅”的案例同样值得深思,他们为每位高层次人才定制的服务手册里,从院士申报流程图到子女入学政策包,23项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限精确到小时。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新时代组织工作既要传承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优良传统,更需运用“智慧党建”“区块链干部档案”等新兴工具,让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。
以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。陕北某驻村第一书记的走访日记本,密密麻麻记录着“张家危房改造”“李家滞销苹果”等237条待办事项。这种“把办公室搬到田埂上”的作风证券配资门户网,正是组工干部践行“四下基层”的生动注脚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国组工干部累计解决群众“关键小事”超120万件,用“辛苦指数”换来了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,在探索建立“基层点单、党员响应”的精准赋能机制中切实提升了“润物无声”的服务保障能力。(黄茂仙)
发布于:四川省升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